本文转自:都市快报
记者翁丹妮 摄影金静馨
7月31日下午,一场科技与美学的奇幻碰撞正在上演,孩子们的手指轻划屏幕,一件又一件充满设计感的服装瞬间“穿”在虚拟模特身上。这是浙江省科协“走读新质生产力”系列科普活动的现场,亲子家庭怀着好奇走进凌迪科技Style3D,化身“未来设计师”,在AI与3D编织的魔法世界里,触摸中国工业软件的硬核温度。
从雪山之巅到虚拟T台: AI模特和AI裁缝的“魔法”
一踏入凌迪科技Style3D杭州总部,大家就被门口大屏幕上播放的数字人模特视频所吸引。凌迪科技Style3D技术合伙人骆立康跟大家解释:“你们看这些数字人真实吗?这也是我们现在技术的直观呈现。”
接着,骆立康带着大家参观了凌迪科技Style3D的“新质生产力”展厅,他指着广告画面上的一组雪山大片:“这组广告,从模特到背景,全部由AI+3D生成。”他解释道,“如果换作传统拍摄,我们需要组织庞大的摄制团队,远赴高原,协调天气、光线、模特档期,光是外籍超模的出场费就可能高达数万元一小时。而我们的数字模特,24小时在线,永不疲倦,还能一键换装、换场景、换风格,成本却很低。”
“更重要的是,”骆立康指着屏幕上正在走秀的另一组数字模特,“这些模特的肤色、体形、表情都可以根据需求定制,打破传统时尚产业对‘标准美’的单一定义。我们可以让一位非洲裔模特在敦煌壁画前走秀,也可以让一位虚拟老人穿上潮流街头服饰——想象力,才是唯一的边界。”
一阵有节奏的“嗡鸣”声从展厅深处传来,循声望去,一台自动裁床正在高效运转。只见它精准地沿着布料上的虚拟轮廓线游走,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裁缝手持剪刀,细致而果断地将布片裁剪成型。紧接着,一旁的机械臂轻巧启动,稳稳地抓起刚裁好的衣片,精准地放入收纳筐中。
“这叫‘具身智能’(Embodied Intelligence),”骆立康指着正在工作的机械臂解释道,“它不只是执行预设动作,而是能感知环境、理解任务、做出判断——就像人用手完成复杂操作一样。未来,这样的机器人不仅能协助工厂完成缝制流程,甚至可以走进家庭,帮你叠衣服、整理衣柜,成为真正的‘智能生活助手’。”
现场,一条极具东方韵味的中国风连衣裙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“这是一条真正意义上‘从零开始’由AI+3D生成的服装。”骆立康介绍。从大模型中输入想要的图案,选择自己喜欢的设计元素,然后让AI进行打版、3D裁剪,整个过程既高效又无浪费。“甚至可以让AI帮我们生成纽扣或刺绣细节,最后通过虚拟模特展示成品的照片和视频,直接上架出售。”
“从创意输入,到设计生成,再到虚拟试穿、广告制作,全流程数字化、智能化。”骆立康总结道,“这意味着,未来任何一个普通人,哪怕不懂设计、不会打版,只要有一个想法,就能通过AI工具,把自己的时尚梦想变成现实。”展厅里,一位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,兴奋地说:“妈妈,我也想设计一条会发光的裙子!”
代码与针线的双重浪漫:
所想即所见,所见即所得
在随后的分享环节,凌迪科技Style3D技术合伙人骆立康跟大家科普了AI正在如何改变时尚产业。“很多人以为,AI做衣服就是‘画个图、生成一张好看的照片’。”骆立康笑着摇头,“但真正的挑战,远不止于此。”他从AI和3D技术的痛点出发,讲述了当前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凌迪科技如何克服这些问题,“传统的AI技术存在不一致、不可控的问题,而3D技术则面临着效率低下、真实性不足等困境。”
正是这些行业长期存在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激发了凌迪科技Style3D团队持续攻关的决心。经过多年自主研发,他们创造性地将AI与3D技术深度融合,打造出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营销的端到端全链路解决方案,也成功打破了国外在服装3D虚拟仿真领域的长期垄断。
传统服装设计依赖实物打样,平均耗时2周、成本数千元。“而现在,我们可以把图片转换成3D模型,再让AI帮我们生成一件有版型的衣服。”这得益于凌迪科技自研的柔性仿真和AI引擎,Style3D柔性仿真引擎能精准模拟面料动态;AI模型体系覆盖服装、模特及家纺领域,让设计灵感秒速落地。
骆立康特别提到了Style3D Studio 9.0版本的发布,这一版本新增的AI模块能够自动完成服装款式生成、图案设计、工艺生成,甚至效果图制作,极大地简化了设计师的工作流程,并显著缩短了从设计、打样到展销的时间。“我们要做到的,第一步,所想即所见,然后,让所见即所得。”
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